古代四大头姓名叫啥子 中国古代四大姓氏是什么
中国古代四大头的名字分别是张衡 、蔡伦、毕升、杜诗。
张衡 :东汉时期,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(公元117年),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――“水运浑象”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。相隔二十年后(公元138年),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――“候风地动仪”,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。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。
蔡伦 :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。和他的重大发明相比,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确使人瞠目,有些大部头的百科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,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。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,因此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大众认为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。然而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。
毕升 :民族或者地区:中国 学科:发明家 发明创新: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
杜诗 :(?-38)东汉机械工程家。字君公。河南汲县(今河南)人。光武帝时,为侍御史。建武七年(公元31年),任南阳太守时,创新水排(水力鼓风机),以水力传动机械,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,将空气送入冶铁炉,铸造农具,用力少而见效多。
四大头分别是谁?
四大发明:造纸,火药,指导针,印刷术
(1)纸发明于西汉前期。东汉时,蔡伦改进了造纸术。
(2)隋唐时,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品。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。
(3)战国时,我国制成了能指示路线的“司南”。后来又制成指导针,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。
(4)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。宋元时期,火药在军事上广泛运用。
四大诗人(唐):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
四大头分别是张衡、毕升、蔡伦、杜诗。
1、张衡
张衡(78年—139年),字平子,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)人。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,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。
张衡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、地震学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发明了浑天仪、地动仪,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其中一个,后人誉为“木圣”。
2、毕升
毕升(972年-1051年),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(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),为北宋发明家,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。
毕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,专事手工印刷,在印刷操作中,毕升认真拓展资料了前人的经验,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(1041-1048)发明活字印刷术,其法未及推行即卒。
3、蔡伦
蔡伦(61年-121年),字敬仲,东汉桂阳郡人。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,章和二年(公元88年),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,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。蔡伦拓展资料以往大众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,改进了造纸术,终于制成了“蔡侯纸”。
4、杜诗
杜诗(?—38年),字君公,河南汲县(今河南省卫辉市)人,东汉官员,水利学家、发明家。光武帝时,为侍御史。
建武七年(公元31年),任南阳太守时,创新水排(水力鼓风机),以水力传动机械,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,将空气送入冶铁炉,铸造农具,用力少而见效多。他还主持修治陂池,广开田池,使郡内富庶起来,有“杜母”之称。
扩展资料
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经过:
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。他选择出树皮、破麻布、旧渔网等,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,放在壹个大水池中浸泡。过了一段时刻后,其中的杂物烂掉了,而纤维不易腐烂,就保留了下来。
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,放入石臼中,不停搅拌,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,接着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物品挑起来,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。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,试制出既轻薄柔韧,又取材容易、来源广泛、价格低廉的纸。
元兴元年(公元105年)蔡伦给汉和帝献纸,蔡伦将造纸的方式写成奏折,连同纸张呈献皇帝,得到皇帝的赞赏,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运用并推广,朝廷各官署、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。
九年后,蔡伦被封为“龙亭侯”,食邑300户。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式是蔡伦发明的,大众便把这种纸都称为“蔡侯纸”。